分享好友 头条资讯首页 头条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022两会宏观经济指标预判:稳增长促就业财政货币前置

2022-03-04 08:00210

事件概述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2022 年3 月5 日在北京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设定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投资观点

增长与就业目标:预计GDP 增速目标5.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1000 万人以上由于能耗双控、上游价格上涨以及规制高杠杆领域等因素,去年下半年起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定宏观经济成为今年重要工作目标。

在“稳增长”的政策环境下,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均明确了各省的经济增速目标,其中29 个省市增速目标在5.5%左右及以上。从历史情况看,全国经济增速目标低于地方目标均值,但两者差距在逐年收窄,因此预计2022年全国GDP 目标为增长5.5%左右。

2021 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预期目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由于经济增速边际回落,去年四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小幅上升。目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短期压力,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2022 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 万人,比上年增加167 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因此,就业稳定仍将是今年经济发展重要目标,预计今年就业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1000 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5.5%左右。

通胀目标:预计CPI 目标为3%左右,较去年持平过去两年猪价波动幅度较大,对CPI 带来较大扰动。受需求季节性下降影响,猪肉价格预计将继续回落,在二季度阶段性见底,而后逐步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由于供需持续偏紧以及近期地缘政治因素,原油价格近期继续上升。

若疫情对服务业影响逐步缓解,国内旅游、餐饮市场获得提振,将对服务业价格产生一定支撑。

预计2022 年CPI 整体呈现先上后下态势,压力相对不大。因此,预计今年CPI 目标将为3%左右,与去年所设目标大致持平。

财政政策:预计一般预算赤字率目标3%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3.7 万亿元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背景下,预计今年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财政将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且财政发力适当靠前。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今年以来的多次会议上强调:今年将在去年1.1 万亿元基础上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此外,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将较大幅度增加。

预计今年一般预算赤字率目标调至3%左右(2021 年为3.2%),新增地方专项债保持相当体量:预计一般国债约2.79 万亿元,一般地方政府债约8400 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约3.7 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券合计约7.3 万亿元。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

根据2021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央行更加重视海外疫情、通胀以及政策调整所带来的经济金融风险,增加了对于总量、结构双重功能的重视,提出“三重发力”(注重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2022 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宽信用,宽信用需要宽货币配合,具体而言:政策调整促使房地产领域(按揭、开发贷款)信用恢复增长;结构性政策鼓励下,制造业、高新技术及绿色领域信用继续较快扩张。因此,预计货币政策基调和政策基调: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

政策目标: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基建投资:推动“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因此在稳增长背景下,预计扩大有效投资将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目标中的重点。今年开年全国多地举行投资项目开工仪式;截至2 月16 日共有13 个省/直辖市/都市圈公布了2022 年重大项目名单,其中年度计划投资额超过6 万亿元,与往年相比有所提前。

投资方向上,根据地方两会公布的基建投资计划情况,以铁路、公路、水利、机场等为主的传统基建和以5G 基站、充电桩、物联网等为主的新基建均有发力。因此,预计今年基建投资目标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 102 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双碳目标:科学有序,预计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5%左右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的目标,实际执行上,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21年单位GDP 能耗比上年下降2.7%。去年上半年,不及半数省份能耗强度降低进展总体顺利;9 月部分地区对高耗能产业实施限电限产,使得工业生产边际放缓、部分工业品价格上升。

去年7 月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纠正运动式“减碳”;去年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双碳”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并提出科学考核、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考虑到“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的目标任务,因此预计今年“双碳”工作将科学有序,目标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5%左右。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出现超预期变化。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深化打造场景生态 助力建设智慧泉州
招生报名、学费收缴、学籍管理、课表查询……日前,晋江市子江中学正式上线兴业银行“教育云”平台。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繁忙招生季,该中学的财务人员正在对相关师生进行平台系统上线后的操作培训。“以前学费的收缴主要以传统线下方式为主,学生管理和费用收缴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平台上线后,收费流程简化了,资金出入一目

2022-03-04112

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视频通话
6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认为中美经济关系十分重要。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就宏观经济形势和多双边领域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对彼此关心的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愿意继续保持沟通。此前报道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

2022-03-04114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监管约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防止经营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近期,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分别对富德、企联、金赢信、大信、亚联财等5家小贷公司进行了监管约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出,各公司应对照各项监管要求进行全面自查整改,重点自查与房地产中介机构、按揭服务公司等各

2022-03-04115

央行: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账户128.55亿户
2021年第一季度支付业务数据显示,银行账户数量小幅增长,非现金支付业务量快速增长,支付系统业务金额稳步增长,全国支付体系运行总体平稳。银行账户单位银行账户7687.06万户,环比增长2.75%。基本存款账户5538.30万户。一般存款账户1716.77万户。专用存款账户413.30万户。临时存款账户18.69万户。非现金支付业务全国银行

2022-03-04119

美国宣布对6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但随即宣布延后落实
当地时间6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来自6个国家,总价值约为21亿美元的商品收取25%的报复性关税,作为对这些国家向脸书、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收取数字服务税的回应。将被收取高额关税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和土耳其。随后,美国政府立即表示,这一关税政策将延后180天进行落实。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

2022-03-04114

人民币中间价报6.3811下调38点 管涛:赌单边升贬值预期可休矣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811,下调38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3773,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6.3872,上日夜盘报收6.3815。管涛: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贬值的预期可休矣“这是有史以来单次或单月批准额度最多的一次。”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加快QDII额度发放,有助于构建金融双向开放新格局,也有利于疏导境内主体多

2022-03-04113

机构预测5月PPI将“破8” CPI稳步回升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度报告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即将公布。近期不少市场机构发布了预测数值。据Wind资讯显示,15家市场机构预测的平均值为5月份CPI同比增长1.6%,PPI同比增长8.2%。其中,11家机构预测PPI同比增幅将超过8%。分析认为,5月份PPI可能创下2009年以来新高。但市场又较为一致

2022-03-0432

河北高邑“种红薯造成小麦绝收”续:涉事公司曾出钱购买药物抢救小麦
高邑县石霞所种植的约280小麦出现减产、甚至绝产的情况。(摄/徐辉)央视网消息(记者 徐辉)6月3日,针对网传“一公司在高邑种植红薯造成小麦绝收”一事,高邑县农业农村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实地查勘,1500亩小麦中,1240亩长势正常,260亩长势较差,其中植株矮化、点片状无成穗的100亩。关于低产原因,通报中称:部分区

2022-03-0443

干细胞美容“超速狂奔”:有钱人的智商税?
相比玻尿酸,干细胞的科技感更强,溢价也更高,在讲故事、割韭菜等营销策略上更有发挥空间。 (视觉中国/图)全文共461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目前没有任何一款用于美容注射的干细胞产品获得国家批准,食品、化妆品中更不可能存在活的干细胞。如果在市场上看到100种干细胞相关的产品,那这100种都不是真正的干细胞产品,

2022-03-0435

全国人大常委会拟授权上海市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梁晓辉 李京泽)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7日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为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推动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全国人大常委会拟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

2022-03-0433